口腔里的「菌」关乎全身!心脏、免疫都跟着受牵连(组图)

大鱼新闻 健康 新冠疫情 1 month, 1 week

你可能想不到,我们的口腔中住着数以亿计的微生物,包括细菌、病毒和真菌等,它们共同组成了「口腔菌群」。

一旦菌群生态发生变化,不只牙齿会受到伤害,阿尔茨海默病、心血管疾病、消化系统疾病、癌症等风险都被拉高。



《生命时报》采访专家,告诉你维持口腔菌群平衡的重要性,并教你4件事养一口“好细菌”。

受访专家

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髓病科副主任医师 葛剑平

本文作者 | 生命时报记者 施婕

本文编辑 | 卞磊

口腔菌群是怎么失调的?约350年前,荷兰微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第一次看到显微镜下的细胞,将人们的视野由宏观拉入微观。

口腔温暖湿润,称得上微生物的“梦想家园”,是仅次于肠道的人体第二大微生物栖息地。

在口腔菌群中,细菌为主要族群,而真菌和病毒属于少数派。目前,口腔中已经发现700余种细菌,包括厚壁菌门、拟杆菌门、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,它们通常以生物膜的形式存在于口腔各部位。

牙齿、龈沟、舌、颊黏膜、硬腭、软腭、扁桃体等高低不平的表面,都是口腔中各类微生物的栖身之所,形成了口腔微生态系统。

自人们出生起,细菌就逐渐在口腔中定居。每一天,口腔中的微生物们都在为生存而战,一边应对免疫系统的“监控”,一边彼此之间形成制衡关系,以维持群落的动态平衡。

如唾液链球菌K12能产生一些生物素,用于抑制造成牙周炎和口臭的“坏菌”。



口腔菌群平衡一旦被打破,各种口腔疾病便会接踵而至。比如,口腔中的糖或淀粉得不到及时清理,分泌酸性物质的细菌就会占据上风,悄然开启腐蚀牙齿的进程。

一般而言,我们不会用有益或有害将口腔菌群分类。人们之所以会蛀牙、患牙周病或口腔黏膜病,都是由于菌群失调所致。

以白色念珠菌为例,它们是非致病菌,广泛存在于婴儿口腔中,但在某种条件下可转化为致病菌,引发口腔念珠菌病,出现舌苔疼痛发炎、口腔黏膜炎症等症状。

口腔菌群变化通常和以下原因有关:

年龄因素

成年人口腔菌群较为稳定,但老年人可能发生很大变化。既往多项研究显示,口腔菌群失调与年龄相关。

国际期刊《生物膜和微生物组》曾发表一项研究,评估千余名各年龄段西班牙受试者的口腔菌群特征,发现与青少年和老年人相比,中年人的口腔菌群组成更相似和稳定。

另一项研究通过对比多国健康成人口腔菌群发现,无论受试者来自哪个国家,吃的是西餐还是中餐,喝的是茶还是咖啡,口腔菌群组成都有相似性。

到老年时期,随着免疫力下降、牙齿损坏、唾液量减少,口腔菌群容易失调,表现为破坏牙周的细菌群落增加,真菌也高于年轻人。

生活习惯或疾病


除了年龄因素和个体差异,饮食习惯、卫生习惯以及健康状况都会对口腔菌群产生影响。

经常抽烟、饮酒、嚼槟榔的人,口腔菌群多样性会降低;如果清洁口腔不到位,会导致菌群大量繁殖;有身体疾病或免疫力低下人群,口腔菌群的变化则更为复杂。

一旦失调,诱发全身连锁反应2020年,《中华老年医学杂志》发表的一项研究对比了广西长寿地区巴马县和普通县60岁以上老年人的口腔菌群,发现前者口腔中乳酸杆菌丰富程度更高,认为其可能是促使健康长寿的原因之一。

2021年,清华大学开展的一项针对48万人刷牙行为的研究显示,长期刷牙人群患慢性代谢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低23.6%,平均寿命更长。

相反,如果疏忽了口腔卫生,可能引发或加重身体其他疾病:

风湿性心脏病

口腔不健康,最常见的连锁反应要数风湿性心脏病,牙周病患者的口腔里富含细菌如链球菌,而链球菌是诱发风湿性心脏病的元凶。

当链球菌在牙齿和牙龈交界处堆积繁殖,极有可能通过牙龈炎破损处进入血液循环,继而引发心血管疾病。

此前,西班牙马德里大学团队曾进行过一项研究,研究人员从受试心脏病患者的颈动脉上刮取斑块,并对其中的细菌DNA进行测序,发现了与牙龈疾病有典型关联的细菌,包括牙龈卟啉单胞菌。



消化道疾病、阿尔茨海默病

2020年英国《肠道》杂志刊登研究显示,口腔中常见细菌如福赛斯坦纳菌、牙龈卟啉单胞菌,与患食道癌有关,有牙龈疾病史者患食道癌或胃癌风险分别增加43%和52%。

美国《细胞》杂志刊发的研究显示,一种名叫梭杆菌的口腔微生物可随血液到达结直肠,通过一种糖结合蛋白与宿主细胞结合,并在肿瘤部位增殖,促使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。

近些年,还有科学家将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和进展,部分归咎于患者口腔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。有研究指出,这些致病微生物会突破口腔黏膜屏障侵入血液,损伤中枢神经系统。

代谢类、自身免疫疾病

一项研究显示,2型糖尿病患者的口腔微生物与健康人群存在差异,且糖尿病并发症也部分表现为口腔疾病,如牙齿脱落。

还有研究指出,牙龈疾病患者与健康人群相比,一生中患癌症风险要高20%。

另一项纳入一万多名健康志愿者的研究随访15年发现,有牙龈疾病受试者的中风风险是没有牙龈疾病者的两倍多。

做到4件事,养一口“好细菌”一般而言,口腔内没有牙齿龋坏,没有出现黏膜炎症(如溃疡、溃烂等)、牙龈肿痛等症状,没有牙菌斑、牙结石,则说明口腔菌群处于平衡状态。

如果出现一种或多种上述情况,或是齿缝容易食物嵌塞、出现机械损伤,局部平衡就会打破,口腔细菌会聚集生长为菌斑生物膜,破坏口腔组织。

在老年群体中,龋病、牙周病和牙齿缺损是较常见的口腔问题,与局部口腔菌群密切相关,因此老年人更应重视口腔健康。

日常生活中,培养“一口好细菌”建议做到以下几件事:

1

做好清洁能抑制致病菌


每天早晚刷牙,每次正确刷牙至少3分钟;饭后坚持使用牙线清洁牙缝;平时多做叩齿锻炼,每次空口咬牙15次左右,可促进口腔血液循环。



需注意,含杀菌成分的漱口水会影响口腔菌群平衡,应遵医嘱使用。

2

少吃高糖食品

平时根据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》科学饮食,多摄取富含蛋白质、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食物,多吃蔬菜,少摄入高糖食品。

即使是零糖碳酸饮料,也会影响口腔健康,因为其中的碳酸成分会导致牙釉质脱钙,易形成龋洞或造成牙釉质剥落。

市面上的口腔菌群益生菌补剂或抑菌牙膏,对平衡口腔菌群效果有限。

3

戒烟限酒防止扰乱菌群


吸烟会降低口腔菌群多样性,引发菌群失衡。有研究指出,吸烟者口腔内10%的物种为链球菌,可促使蛀牙形成。

酒精同样会影响口腔菌群平衡,使致病菌繁殖,引发牙周病、口腔溃疡等。

4

定期检查口腔


建议成年人每隔半年或一年进行1次口腔检查。

要注意,定期口腔检查是指在没有口腔疾病或没感觉口腔有问题的情况下,定期去专业牙科检查,而非到出现口腔问题才就医。▲

 

相关新闻